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175-6066-4296

new
center
新闻媒体

膜结构车棚是怎么进行接地处理的

2025-3-18

膜结构车棚的接地处理是确保其防雷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以下结合专业规范与工程实践,为您系统解析其接地处理的核心要点:

一、基础接地系统构建

传统结构衔接原则
若车棚依托建筑物或传统基础(如混凝土柱),需将金属框架通过镀锌扁钢/圆钢与基础钢筋网焊接,形成等电位联结。焊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扁钢≥2倍宽度,圆钢≥6倍直径)。

独立基础处理
对独立膜结构车棚,需单独埋设人工接地体:

材料选择:优先采用热镀锌角钢(L50×5mm)或铜材(耐腐蚀性强)。埋深要求:接地体顶部距地面≥0.8m(严寒地区需加深至冻土层以下)。间距控制:人工接地体间距宜为5m,形成网格状布局以增强泄流能力。

二、膜结构特殊防雷措施

法拉第笼效应增强
膜材(如PTFE/PVC)虽不导电,但金属框架易因电磁感应产生雷电流。需通过加密网格(间距≤5m×5m)模拟法拉第笼,将雷电流均匀导入地下。

等电位联结网络
所有金属构件(拉索、檩条、连接件)需通过铜编织带(截面积≥16mm²)跨接,消除电位差,防止侧击雷风险。

电涌保护器(SPD)配置
在电源/信号线路引入端安装SPD,泄放雷电波入侵能量,选型需匹配系统标称电压(如220V/380V)。

三、接地电阻控制标准

独立车棚:接地电阻≤4Ω(土壤电阻率>100Ω·m时需采用降阻剂或换土处理)。附建式车棚:共用建筑接地系统时,需确保联合接地电阻≤1Ω。
  • 咨询热线
    175-6066-4296
  • 微信沟通
  • 方案定制
    175-6066-4296
  • 返回顶部